熱門關鍵詞: 安徽省著名商標申請 科技項目申報中心 企業研發中心申報 新產品鑒定中心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
六安市2023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指南。(金安區、裕安區、葉集區、霍邱縣、舒城縣、金寨縣、霍山縣)小編現將本政策的支持方向和申報條件、程序總結如下,希望對你的申報工作有所幫助。
如有申報意向或了解更多申報內容可咨詢:18715034835(微信同號)
(臥濤科技:項目申報、科技成果評價、知識產權代理、軟件開發、商業計劃書、工商注冊財稅規劃、可行性研究報告、體系認證等)
六安市補貼標準
支持企業“專精特新”發展。對認定為省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的,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、10萬元(同一企業不重復享受);對初次進入“專精特新”后備庫的企業,給予一次性獎補5萬元;對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的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,給予一次性獎補10萬元;對上年度評為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的,給予一次性獎補30萬元。
1、霍山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勵補貼
縣財政設立3000萬元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,優先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大做強、創建品牌、申報專利、科技成果轉化和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等,發揮政策疊加助推效應,“真金白銀”扶持。對每年申報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,在省市獎補的基礎上,在給予每戶21萬元的一次性財政獎補,優先推薦在省股交中心專精特新板掛牌并給予7萬元一次性財政獎補。
2、舒城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勵補貼
對新認定省級、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,分別獎勵企業管理團隊20萬元、10萬元;對首次進入省級“專精特新”培育庫企業,給予3萬元獎勵;
3、霍邱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勵補貼
對當年獲得“專精特新”小巨人、“行業小巨人”、“專精特新”冠軍的,在省市獎補基礎上,再分別給予***50萬元、省級30萬元、市級10萬元獎補;對當年獲得省市、縣級“專精特新”稱號的,在省市獎勵基礎上,再分別給予15萬元、10萬元、5萬元獎補;對當年進入市“專精特新”培育庫企業,在市級獎補基礎上,再分別給予5萬元獎補。
4、葉集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勵補貼
當年新認定為省級“專精特新”冠軍企業的,給予一次性80萬元獎勵(若企業已享受過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獎勵,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);當年新認定為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、成長型小微企業的,分別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。當年新認定為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的,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。初次進入市“專精特新”后備庫的企業,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。
5、裕安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勵補貼
首次認定為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消費品工業“三品”示范企業、工業設計中心、企業技術中心、智能工廠、綠色工廠、數字化車間等各類市級示范榮譽的企業,每項榮譽按照10萬元/家給予一次性獎勵。其中50%用于獎勵企業負責人。
6、金安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獎勵補貼
對當年獲得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省級冠軍企業、省市級“專精特新”和入庫專精特新”企業培育庫的中小企業分別給予50萬、40萬、30萬元、10萬元、5萬元獎勵;對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的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,給予一次性獎勵10萬元。
一、認定條件
創新型中小企業才可申報專精特新中小企業
一、認定條件
同時滿足以下四項條件即視為滿足認定條件:
(一)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以上。
(二)上年度研發費用總額不低于100萬元,且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不低于3%。
(三)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上,或上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以下,但近2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(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)達到2000萬元以上。
(四)評價得分達到60分以上或滿足下列條件之一:
1. 近三年獲得過省級科技獎勵,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三;或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,并在獲獎單位中排名前五。
2. 近兩年研發費用總額均值在1000萬元以上。
3. 近兩年新增股權融資總額(合格機構投資者的實繳額)6000萬元以上。
4. 近三年進入“創客中國”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全國500強企業組名單。
二、評價指標
包括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和創新能力四類十四個指標,評價結果依分值計算,滿分為100分。
(一)專業化指標(滿分25分)
1. 上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(滿分5分)。
A.80%以上(5分)
B.70%-80%(3分)
C.60%-70%(1分)
D.60%以下(0分)
2.近2年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(滿分10分)。
A.10%以上(10分)
B.8%-10%(8分)
C.6%-8%(6分)
D.4%-6%(4分)
E.0%-4%(2分)
F.0%以下(0分)
3.從事特定細分市場年限(滿分5分)。
每滿2年得1分,最高不超過5分。
4.主導產品所屬領域情況(滿分5分)。
A.在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“補短板”“鍛長板”“填空白”取得實際成效(5分)
B.屬于工業“六基”領域、中華老字號名錄或企業主導產品服務關鍵產業鏈重點龍頭企業(3分)
C.不屬于以上情況(0分)
(二)精細化指標(滿分25分)
5.數字化水平(滿分5分)。
A.三級以上(5分)
B.二級(3分)
C.一級(0分)
6.質量管理水平(每滿足一項加3分,最高不超過5分)。
A.獲得省級以上質量獎榮譽
B.建立質量管理體系,獲得ISO9001等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
C.擁有自主品牌
D.參與制修訂標準
7.上年度凈利潤率(滿分10分)。
A.10%以上(10分)
B.8%-10%(8分)
C.6%-8%(6分)
D.4%-6%(4分)
E.2%-4%(2分)
F.2%以下(0分)
8.上年度資產負債率(滿分5分)。
A.50%以下(5分)
B.50%-60%(3分)
C.60%-70%(1分)
D.70%以上(0分)
(三)特色化指標(滿分15分)(由安徽省自主設定)
9.屬于本省重點產業領域情況(滿分6分)。
A.屬于農林領域的重點企業(6分)
B.屬于制造業領域的重點企業(6分)
C.屬于住建領域的重點企業(6分)
D.屬于服務業領域的重點企業(6分)
E.以上都不屬于(0分)
10.企業獲得相關領域特色稱號情況(滿分9分)。
A.企業獲得農業(林業)產業化龍頭企業、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、生態農場等農林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(9分)
B.企業獲得企業技術中心、智能工廠、數字化車間、“三首”等工業信息化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(9分)
C.企業獲得省優秀建筑業企業、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、華夏獎、省優質工程獎、省優秀勘察設計獎等住建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(9分)
D.企業獲得省現代服務業30強企業、4A級及以上物流企業和星級冷鏈物流企業、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企業、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及集聚示范區龍頭企業、省級服務業改革創新試點區域內重點承載企業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、安徽老字號、安徽出口品牌等服務業領域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(9分)
E.企業獲得其他省級以上榮譽或稱號(9分)
F.企業獲得所在行業領域市級榮譽或稱號(6分)
G.以上均無(0分)
(四)創新能力指標(滿分35分)
11.與企業主導產品相關的有效知識產權數量(滿分10分)。
A.I類高價值知識產權1項以上(10分)
B.自主研發I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(8分)
C.I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(6分)
D.II類知識產權1項以上(2分)
E.無(0分)
12.上年度研發費用投入(滿分10分)。
A.研發費用總額500萬元以上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10%以上(10分)
B.研發費用總額400-5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8%-10%(8分)
C.研發費用總額300-4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6%-8%(6分)
D.研發費用總額200-3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4%-6%(4分)
E.研發費用總額100-200萬元或研發費用總額占營業收入總額比重在3%-4%(2分)
F.不屬于以上情況(0分)
13.上年度研發人員占比(滿分5分)。
A.20%以上(5分)
B.10%-20%(3分)
C.5%-10%(1分)
D.5%以下(0分)
14.建立研發機構級別(滿分10分)。
A.國家級(10分)
B.省級(8分)
C.市級(4分)
D.市級以下(2分)
E.未建立研發機構(0分)
二、認定流程
申請程序
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實行網上申請,程序如下:
(一)企業登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臺填報相關信息并上傳佐證材料;
(二)縣(市、區)經信部門根據認定標準,對企業申報信息和相關佐證材料進行初審、實地抽查,會商同級發展改革、住建、農業農村、商務、文旅等部門后推薦上報;
(三)各市經信局對參評企業進行審核、實地抽查,會商同級發展改革、住建、農業農村、商務、文旅等部門后,將審查通過的企業按產業領域聯合行文推薦上報。
三、支持標準
《安徽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倍增行動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實現專精特新企業梯隊“3個倍增”,即: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000家以上,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達500家,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達50家。
實施“五企”培育工程。按照“創新型中小企業→省專精特新企業→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→國家級小巨人企業→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”成長路徑,每年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2000家,遴選省專精特新企業500家,對省培育認定的專精特新冠軍企業給予一次性獎補80萬元,對獲得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單項冠軍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、200萬元,鼓勵各地對省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給予獎補。對遷入安徽的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、單項冠軍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、200萬元。
以上是小編整理的內容,如遇申報、材料等問題,可以咨詢小編,我們提供問題咨詢、輔助申報、代理申報服務。咨詢電話:18715034835(微信同號)
咨詢熱線
400-0507-580